一种文化的沉淀往往靠的是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扬。纵观我们引以为豪的绝世精品,无不以技艺为生存基因与根系,并倾尽心血维系与传承。 技艺造物,充满古典精神。所谓匠人精神,就是人与物平等相遇,人与物对话、共舞、交融、合一的境界,那是一种源自日常、且始终不脱离日常的仪式感,道与术、知与行在其中祛除了异化的遮蔽,回归到本质上的均衡 。 精妙的技艺能够开掘出材质的无限可能,配得起“大匠”称谓的手艺人必然对材质秉平等相待之心、持促膝相谈之姿,切磋琢磨的过程如同读书:正是由材料的“厚”变成形状的“薄”、再由器物的“薄”变成文化的“厚”的过程。依凭精细、扎实、极富原创色彩的制作技艺,令材质本身已很出色的质素更上一层楼,特色被放大到******。甚至你无法想象,这些鬼斧神工的作品,竟然出自一些常年粗重劳动而指节变形、物欲低下、身材佝偻的匠人之手。 日本“经营之圣”稻盛和夫曾说:“要用率真的眼睛目不转睛地观察现场。就在这种审视、倾听、贴心当中,我们才能******次听到‘制品对我们的私语’,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。”“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制品,等同于用耳朵静听制品的‘哭泣声’如果找到了不合格制品,就是听到了制品的 ‘哭泣声’,我就会想,‘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?它哪里受伤了呢?’当你把一个个制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,满怀爱情,细心观察时,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、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。” 尊重工匠、尊崇手艺、承认价值。这是一种全社会的匠人精神,它同样依靠积累、源于传承,而无法瞬间取得、想要就有。 这就是技艺之心——人类文明的社会基石和精神实质。 |